本文共 1563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5 分钟。
日前,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专业委员会主办,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支持的“2016智慧城市与规划设计发展论坛”暨智慧城市设计学组年会在京举办。会上主办方发布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5年度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上一年已完成重点项目66个,全部试点城市总体进度大幅提高,但重硬件投入,市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有待提高。
在谈及试点建设特点时,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研究所所长李公立表示,当前,各地已经认识到标准的重要性,在不同的智慧专项中,制订了相应的标准和技术文件。围绕居民的出行、交易、娱乐等需求,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便捷、安全等方面的服务。政策引导,统筹公共领域商业行为。活用投融资模式,解决资金难题。各地关注各级智慧城市建设分层有序推进。深化推进重点领域智慧化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智能化水平。
与此同时,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5年度工作报告》指出,智慧城市在创建的过程中,还存在重硬件投入、轻市民参与;建设模式单一,对经济成本和后期商业模式思考探索不足;将关联性不大的建设项目归为智慧城市,增加社会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质疑;对于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增加城镇功能和培育智慧产业的智慧顶层设计和实施部署力度不够;与生态城市、人文城市等以人为本的历史传承和生态文明衔接互动不足;在公共角度思考、规划和提供智慧城市知识创新的能力较为薄弱。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朝晖以《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挑战》为题,探讨城市变化将带来规划理论、分析方法、规划手段等重建。他表示,城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虚拟城市空间取代传统城市空间、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彼此融合;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正经历变迁。传统区位概念出现变化。智慧城市的感知、控制与协同方式改变传统区位因素影响减弱;服务及设施的服务范围跨越空间距离制约;服务范围可能与空间脱节;人们有能力在任何地点工作。此外,虚拟空间实现社会重塑,个体空间行为正发生变化。“挑战中的挑战是无法想象未来的城市会是什么样的。”刘朝晖说道。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规划面临诸多挑战:技术能力存在缺陷、专业技术门槛丧失、隐性规划决策权被挑战、城市规划的脱节等。“为保持自身的正当性、应对技术发展出现的城市变化,城市规划专业必须做出改变。”刘朝晖指出。
他提出应重建城市规划理论。第一,在城市基础概念方面,将城市作为相互作用,沟通、关系、流和网络的集合,而不是区位的集合。第二,对于城市布局理论进行重建。很多城市功能已经在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两个维度布局,须从两个层面同时入手。第三,对城市分析方法进行重建。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改善规划工作。第四,对城市规划手段进行重建。认识城市复杂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和动态性,降低对经验和过时规范的过度依赖,寻找城市问题的创新解答。与此同时,还应当重建规划决策模型、实现规划与管理运营的融合以及城市空间的创新。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边兰春表示,从需求与创造的角度看城市设计的价值标准。从学科融合的角度看待设计的价值标准。科学求真,城市设计的前提是对待城市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人文求善,城市设计的目标是满足人群需求的人文情怀;艺术求美,城市设计的理想是创造空间环境品质的艺术品位。
天津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总院院长洪再生针对当前的“城市病”,提出垂直城市的发展理念。他指出,通过贯彻垂直城市理论优化人口密度,即大容量、高效能的超高建筑位于相对较小的没有车辆、方便行人的土地上。在这片区域内,所有自足的基础设斲、建筑、设备不服务都是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工作、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斱面的生活质量。
本文转自d1net(转载)